Quantcast
Channel: NEJS
Viewing all 635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

[臨床藥學] 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 (Heparin-induced thrombocytopenia; HIT) 機轉與診斷

$
0
0
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 (heparin-induced thrombocytopenia; HIT) 是肝素惡名昭彰的副作用,但...為什麼呢?

請看我們的大圖↓↓↓


▲致病機轉:

(1) 血小板在活化情況下會釋放出關鍵物質PF4 (platelet factor 4)

(2) 免疫球蛋白 (IgG) 會跟PF4結合

(3) 肝素也會跟PF4結合 (他好紅)

(4) PF4、肝素、IgG的複合物一家團圓,除繼續活化血小板形成栓塞外,也放出更多的PF4 (好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循環)

★所以,HIT,跟一般血小板低下不一樣,是以"栓塞"為主,而不是"出血"為主

▲臨床診斷:

使用肝素 (或低分子量肝素)期間,血小板數目下降超過一半以上,就應該懷疑HIT

臨床上有兩種分數用來臨床診斷HIT,分別是"4T分數跟HEP分數"

各有優缺點,4T分數的一致性普普,意思是你我可能評的不一樣,但HEP又太過複雜,4T分數知名度較高

有關4T分數,請看我最愛用的MD+ CALC→http://www.mdcalc.com/4ts-score-heparin-induced-thrombocytopenia

[臨床藥學] 類固醇引起的骨質疏鬆 (osteoporosis),光補鈣是不夠的!

$
0
0
母親節快到了,多關心自己的家人吧!

很多疾病必須要長期服用類固醇,類固醇會使骨密度下降,甚至引發骨質疏鬆 (osteoporosis),對於長期使用類固醇的病人,光補鈣是不夠的!

來看該怎麼保養骨頭吧↓↓↓

(1) 還是要補鈣與維生素D喔!

根據刊登在NEJM的建議,50~70歲的女性,每日飲食鈣建議量為1000毫克,70歲以上為1200毫克。

維生素D被認為可以增加鈣的吸收,但目前最大型研究 (WHI研究) 未能證實每天攝取400 IU的維生素D可以降低骨折風險,所以這一塊目前仍然是"證據不足"喔~

(2) 請計算10年骨折風險 (FRAX score),可分為低 (小於10%)、中 (10~20%)、高 (大於20%)

計算10年骨折風險工具 FRAX score http://goo.gl/bsbTcm

(3) 配合使用的類固醇劑量,以prednisolone每天超過7.5 mg計算,要考慮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 (biphosphonates) 來預防骨折

千萬別小看骨骼健康,媽媽我愛妳~

參考資料:Goldman's Cecil Medicine, 25e

[臨床藥學] 新型抗凝血藥物 (NOAC) 的腸胃道出血風險...與warfarin沒差啦!

$
0
0
星期六一樣用功 (是星期六一樣苦命的換句話說),BMJ今天 (2015/4/25) 發表了兩篇研究結果,這兩篇觀察性研究針對新型抗凝血藥物 (NOAC) 的腸胃道出血風險進行分析~

分析結果顯示,不論是dabigatran (D) 或是rivaroxaban (R),腸胃道出血風險跟warfarin (W) 都沒有顯著差異。



NOAC有著不需監測 (也沒東西可以測)、不需頻繁調整劑量 (除腰子不好外,也沒其他可以調)、創造經濟價值等優點

但少數研究顯示,R、D的腸胃道出血風險可能更勝W (比W高),因此才有這些研究結果。

D 與 W相比,腸胃道出血風險 HR 0.79 (0.61-1.03)
R 與 W相比,腸胃道出血風險 HR 0.93 (0.69-1.25)

除此之外,應該要更注意的是,高齡 (超過75歲),在這項分析中,腸胃道出血機率更高,處方這些藥物給高齡病人時,請再三注意喔!
 

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 (FDA),於2014/5/13時曾更新藥物安全警訊,有關新型抗凝血藥物dabigatran引起的腸胃道出血,一項以Medicare保險資料庫進行的觀察性研究結果顯示,dabigatran相較於warfarin,可顯著降低中風栓塞風險,但同樣的,腸胃道出血機率也是顯著增加的!

FDA Drug Safety Communication: FDA study of Medicare patients finds risks lower for stroke and death but higher fo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with Pradaxa (dabigatran) compared to warfarin
資料來源:BMJ 2015;350:h1857. http://goo.gl/ea5J5f

[無法分類] 研究顯示:洗三溫暖可以顯著降低猝死、死亡風險!

$
0
0
小時候看港片,尤其是警匪動作片,一直覺得很奇怪,為什"大哥一定要去洗三溫暖"?

這個疑惑一直埋在我心中,直到長大了,有機會去香港廟街 (找十二少)、砵蘭街 (遇到十三妹),才知道三溫暖其實是聲色場所~(離題快拉回)

洗三溫暖 (sauna) 除了可以談公事外,國外研究顯示,還可以降低猝死 (SCD)、心血管疾病 (CVD) 風險喔!

根據發表在JAMA Intern Med的一項前瞻性世代研究,這項研究追蹤長達20年,結果發現:




(1) 洗越多,猝死機率越低:

相較於每週洗1次,每週4~7次 (已脫皮) 發生SCD風險下降63% (HR 0.37, 0.18-0.75)

(2) 洗越多,死亡率越低:

每週洗2~3次,死亡率下降34% (HR 0.76, 0.66-0.88)、每週洗4~7次,死亡率下降40% (HR 0.60, 0.46-0.80)

其實我最想知道的是,洗三溫暖跟在家裡洗澡有什麼差別?為什麼可以如此神效?

有人知道差在哪裡嗎 [問卦]?

資料來源:JAMA Intern Med. 2015;175(4):542-8. http://goo.gl/jkRFKp

[藥理學] 痛!止痛藥物作用機轉看過來 (Mechanism of Pain Medicine)~

$
0
0
2015/4/29 更正:大圖中右下角方框中是敏感"化",而非敏感"話"特此更正
 
痛起來真的要人命!止痛藥物為什麼能夠止痛呢?

人體接受刺激 (stimulus) 後,會透過神經纖維傳遞訊號到大腦,大腦告訴我們這叫做痛,是一種"保護"機制。

但因為疾病改變周邊或中樞神經對痛覺的調節,就稱為"病態性疼痛 (pathological pain)"

止痛藥物不會讓我們"失去痛覺",但會降低我們對痛覺的感受。

許多神經傳遞物質 (neurotransmitter) 會影響我們對痛覺的感受,當重覆刺激一段時間後,NMDA (N-methyl-D-asparate) 受體會活化,造成中樞敏感化 (central sensitization),使得中樞神經元對疼痛敏感度增加。

當然,三不五時就痛起來了!

可以針對中樞敏感化作用的止痛藥物包括:

(1) 抗癲癇藥物:gabapentin、pregabalin等
(2) alpha-agonist:clonidine
(3) 鴉片類藥物:morphine
(4) NMDA受體阻斷劑:ketamine
(5) 大麻生物鹼:cannabinoids

這些止痛藥物的作用機轉複雜,除了局部作用藥物外,通常可以同時作用在多個部位喔~

請看我們的大圖↓↓↓

參考資料:Goldman's Cecil Medicine, 25e

[無法分類] FDA說:別拿痠痛藥布貼寵物啦!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甚至死亡!

$
0
0
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(FDA) 18日發佈一則警訊,提醒寵物飼主、獸醫等健康照護人員,不要拿含"flurbiprofen"成份外用貼布給寵物貼!

FDA接到三起動物不良反應報告,有四隻貓咪因此發生急性腎衰竭,其中三隻送醫不治身亡。


Flurbiprofen是很常見的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物 (NSAID),經常以局部方式使用,例如藥膏、貼布等

我們常說"小孩不是大人的縮影",當然"寵物也不是人類的縮影"喔!別拿自己的藥就給寵物使用喔!

愛牠就不要害牠~

資料來源:Flurbiprofen-Containing Topical Pain Medications: FDA Alert - Illnesses and Deaths in Pets Exposed to Prescription Topical Pain Medication. http://goo.gl/rkVTku

[臨床藥學] 抗生素 (antibiotic) 與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 (Clostridium difficile) 的關係~

$
0
0
【NEJM告訴你,抗生素 (antibiotic) 與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 (CDI)的關係~】

從小時候念藥理學、治療學、臨床藥學時,老師告訴我們抗生素可能會增加什麼"困難"什麼"菌"的風險...

事實上,我沒有一次一口氣念出來這株細菌的全名...

開場白結束,CDI (Clostridium difficile)←還是抗拒念中文,是院內感染的要角,除高齡、住院/長照機構外,使用抗生素是廣為人知的危險因子。

但...你知道哪些抗生素特別容易引起CDI嗎?哪些比較不會呢?

趕快看NEJM的大圖↓↓↓


為什麼抗生素會增加CDI風險呢?古老的傳說是因為殺死其他腸道細菌,導致腸內菌叢不平衡,因此,增加CDI風險。

這個理論並非完美,因為很弔詭的,用來治療CDI的抗生素metronidazole也可能增加CDI風險,雖然並不常見 (弄得我好亂阿!)

除了廣為人知的危險因子外,這個禮拜刊登在NEJM的文章說,發炎性腸疾病 (IBD)、器官移植、接受化療、慢性腎臟疾病、暴露感染者,都會增加CDI風險喔!

資料來源:N Engl J Med 2015; 372:1539-48. http://goo.gl/QEtlNt

[重症醫學] 急性肺水腫 (acute pulmonary edema) 的治療

$
0
0
這個禮拜真的是太充實了,忙到天昏地暗的,不管怎樣,總是挺過來了!

急性肺水腫可分為心因性 (cardiogenic) 例如心臟衰竭、非心因性 (non-cardiogenic),一旦肺血管 (不是水管) 靜水壓太高,或膠體壓太低,就可能造成肺水腫~

該怎麼處理呢?


(1) 請排除心律不整、器質性問題 (例如心臟瓣膜出問題) 或急性冠心症,這些都是非常緊急不能耽擱的問題,一定要排除喔!

(2) 排除後,請考慮利尿劑 (例如furosemide)、氧氣 (低血氧時)、嗎啡 (morphine)

(3) 如果血壓不穩定,請考慮強心藥物 (例如dobutamine),治療後還是缺氧,請考慮CPAP,甚至是呼吸器.

(4) 血壓正常或偏高,可以可慮NTG (nitroglycein),尤其是疑似急性冠心症病人 (右心梗塞例外).

資料來源:Goldman's Cecil Medicine, 24e

[生理學] 有空多喝水,人體如何調節水份?

$
0
0
天氣變熱了,常常覺得口乾舌燥的,到底人體如何調節水份呢?

人體有多少水份?這時候立馬想到血鈉異常時的"全身水量估計法"

TBW (total body water) = 60%體重 (男生) 50%體重 (女生)

但缺水的時候,身體會發生什麼事情呢?下視丘、腦下垂體、腎臟都是關鍵喔!

(1) 當滲透壓高於290~295 mOsm/kg後,滲透壓感受器 (osmoreceptor) 開始活化

(2) 解碼血管加壓素 (vasopressin) 的基因活化,釋放出更多血管加壓素

(3) 血管加壓素作用於腎臟的亨利氏環上行支、遠曲小管、集尿管,增加水份再回收

(4) 尿液變得很濃,因為水份都被再回收囉!

(5) 別忘了口渴機制,滲透壓感受器也會不斷告訴大腦渴了渴了!強迫我們喝水


★小整理,記十次忘十次的腦下垂體荷爾蒙★

前葉:HGH (生長荷爾蒙)、TSH (甲狀腺刺激荷爾蒙)、ACTH (腎上腺皮質荷爾蒙)、PRL (泌乳激素釋放荷爾蒙)、FSH/LH (濾泡刺激荷爾蒙/黃體荷爾蒙)

後葉:ADH (抗利尿激素)、催產素 (oxytocin)

別忘了…第十一次…

資料來源:N Engl J Med 2015; 372:1349-58. http://goo.gl/9frZWk

[臨床藥學] PEGASUS-TIMI 54研究:長期使用抗血小板藥物Ticagrelor注意出血!

$
0
0
急性冠心症 (ACS) 病人,使用雙重抗小板藥物 (DAPT) 治療已經是標準,但到底要合併治療多久?今年一直吵個不

今天,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刊登一篇隨機分派研究,研究者針對ACS病人,合併抗血小板藥物ticagrelor與aspirin,治療時間達33個月 (中位數),結果顯示:

(1) 相較於只使用aspirin (安慰劑組),綜合終點 (心因性死亡、心肌梗塞、中風) 顯著下降 NNT 79人

(2) 重大出血顯著增加 NNH 65人

"如果"將心因性死亡、心肌梗塞、中風看得跟重大出血一樣重要的話,吃到超過2年,CP值沒有想像中高喔!




仔細來看,12個月這個魔術數字似乎難以超越,為什麼呢?

(1) Clopidoigrel的例子:CHARISMA研究,使用到28個月 (中位數),clopidogrel+aspirin並沒有優於單獨使用aspirin

(2) 超過12個月的研究,就算有顯著降低主要試驗終點的,也都顯著增加重大出血 (有一好沒兩好)

最近一篇刊登在BMJ上的系統性綜論 (systematic review) 結果甚至顯示,不滿一年的DAPT,相較於一年,不但降低重大出血風險,缺血性事件並沒有顯著增加

資料來源:BMJ 2015;350:h1618. http://www.bmj.com/content/350/bmj.h1618

 站在多用一天多賺一天,不,是先講究效果,不傷身體也很重要的前提下,一年,甚至不滿一年的DAPT,或許是未來應該考量的選擇


資料來源:N Engl J Med 2015; 372:1791-1800. http://goo.gl/jpVefl

[生理學] 為什麼細菌感染會發燒?

$
0
0
疑~這兩天都跟發燒有關,發燒是人類的防禦反應,為什麼微生物入侵時,我們會發燒呢?請看大圖↓↓↓


是這樣的,當細菌入侵時,他本人或他分泌的內毒素或腸毒素,會作用在兩種受體:

(1) 細胞激素受體 (cytokine receptor)
(2) TLR (toll-like receptor)

引發發炎反應物質釋放,就是我們最熟知不過的IL-1、IL-6、TNF

接著當然要引發一連串的反應囉!跟發炎有關的,幾乎都會扯到COX (cyclooxygenase)、PGE2~
人類調節體溫的中樞在下視丘 (hypothalamus),他會告訴大腦皮質,讓人類作出產熱的動作,例如打冷顫

除此之外,活化交感神經也會使血管收縮,讓核心器官獲得更多"熱血",這也是避免熱流失的方法

所以為什麼古人有云:發燒前,經常會打冷顫,就是這個道理喔~

資料來源:Goldman's Cecil Medicine, 25e

[臨床藥學] 2015年更新,重積性癲癇 (status epilepticus) 治療流程

$
0
0
柳葉刀神經學 (the Lancet Neurology) 最近刊登了急診、加護病房居家必備"重積性癲癇"治療流程↓↓↓

更正:根據典型癲癇發作時間長短、動物實驗中癲癇發作時間對神經損傷的影響,目前已經將重積性癲癇定義縮短至"持續5分鐘"

原:重積性癲癇的定義,已經由持續超過"60分鐘",縮短至"30分鐘",因為30分鐘被認為是造成神經損傷所需的時間。

看一下最新版的治療流程吧!

(1) 請先ABC (氣道暢通、給氧、維持循環)、抽血、投與Vit. B1 (最高500 mg),再給糖水
附註:先給Vit. B1再給糖水是為了避免Wernicke腦病變

(2) 請愛用第一線治療藥物:

第一期
1. Lorazepam 2~4 mg IV 可重覆投與 (成功機率65%)
2. Midaozlam 10 mg IM

第二期
1. phenytoin 20 mg/kg IV (治療濃度請提高到20~30 mg/L)
2. fosphenytoin (沒在用,請跳過)
接下來進入暴走期,用的藥都很兇猛~
 
第三期
1. midazolam 0.2 mg/kg IV (50-kg約10 mg) 後持續輸注
2. propofol 2 mg/kg (50-kg約100 mg) 後持續輸注
記propofol的劑量是midazolam的10倍

第四期
1. pentobarbital 5 mg/kg IV 後持續輸注
除了這些武器外,還有第二線用藥,包括valproic acid、phenobarbital、levetiracetam

★最新更新的觀念是:
(1) 用了一種第一線用藥、一種第二線用藥,還不能在30~60分鐘內停止,應考慮盡早使用麻醉藥品 (midazolam、propofol或pentobarbital)

(2) 治療反應不佳的重積性癲癇,應考慮監測腦電波 (EEG),並作為調整劑量依據 (傳說中的"打到平")

趕快更新腦子理面的流程囉!

資料來源:Lancet Neurol 2015; 14: 615–24. http://goo.gl/FYy2zV

[藥理學] 血管加壓素拮抗劑怎麼作用的?為什麼可以用於治療低血鈉呢?

$
0
0
血管加壓素 (vasopressin),不是血管張力素 (angiotensin) 喔!



人體水份與電解質的調節一定要靠血管加壓素的作用,血管加壓素作用在集尿管 (collecting duct) 上的V2受體 (1)

接著天雷勾動地火,腎小管馬上調動一堆抽水機,叫做aquaporin-2 (2),拼命地將尿液裡的水份回收

當然,尿液就變濃了 (3),血鈉也變低了 (4)

附註:當血管加壓素太多時,稱為SIADH (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),一個特徵就是低血鈉

使用血管加壓素拮抗劑後,拮抗血管加壓素與V2受體結合 (5),當然抽水機就派不上用場了 (6),尿液變淡 (7),血鈉也變高了 (8)

所以,血管加壓素拮抗劑可以用於治療SIADH相關的低血鈉喔!

這樣有沒有懂了呢?

資料來源:N Engl J Med 2015; 372:2207-16. http://www.nejm.org/doi/full/10.1056/NEJMra1403672

[藥理學] 一張圖告訴你PPI如何抑制胃酸分泌?

$
0
0
質子幫浦阻斷劑 (proton pump inhibitor) 簡直是腸胃科的Stephen Curry,得分效率超高!

不論是消化性潰瘍、腸胃道出血、胃食道逆流、ZE症候群等,都有他的身影.

但是,你知道為什麼PPI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嗎,請看分解步驟↓↓↓



第一步:PPI從血流進入細胞內液,再進入壁細胞
第二步:PPI質子化 (加上一個+),再去氫化 (dehydration)
第三步:與負責分泌胃酸的H+/K+ ATPase (一種酵素) 形成雙硫共價鍵結合,抑制胃酸分泌

連結合位置都整理給你喔:

Omeprazole:Cys 813、892
Pantoprazole: Cys 813、822

[臨床藥學] 你知道使用類固醇的四大重點嗎?

$
0
0
類固醇是人體中最重要的荷爾蒙 (hormone) 之一,不足或是過多都是令人頭大的事情

類固醇在醫學上被用來治療許多發炎性疾病 (但不限於這類疾病),你知道使用類固醇的四大重點嗎?





(1) 抗發炎效價要熟記:通常以hydrocortisone為標準品,抗發炎效價 (potency) 為"1",除cortisone的抗發炎效價比他弱以外,其他都比他強

(2) 劑量轉換要小心:根據表格,

40 mg的methylprednisolone等於?? mg的hydrocortisone呢?

(3) 鈉滯留效應是關鍵:鈉滯留除了可能高血鈉 (hypernatremia)外,也會造成水腫 (edema),hydrocortisone與cortisone的鈉滯留效價較高

(4) 生物活性多長看半衰期:
Hydrocortisone、cortisone (難兄難弟):最短 8~12小時
Prednisolone、Prednisone、Methylprednisolone:中等 12~36小時
Beta、Dexamethasone:最長 36~54小時

清楚這四大重點,用起來就可以得心應手囉!

資料來源:Goldman's Cecil Medicine, 24e

[臨床藥學] JAMA:非心臟手術使用乙型阻斷劑 (beta-blocker) 可能增加死亡率!

$
0
0
柯P才說:我都是靠這個乙型阻斷劑...才撐過議員的質

所以就有病人來問,哪裡可以買到這神奇的乙型阻斷劑 (就如同傳說中的葉克膜醫師一樣)

今天的JAMA上刊登了一篇分析結果,非心臟手術使用乙型阻斷劑可能增加死亡率喔!





作者們收納了10項非心臟手術的隨機分派研究結果,合併之後顯示:

(1) 死亡率顯著增加27% (RR 1.27, 1.01-1.59); NNH 189人
(2) 腦血管事件顯著增加109% (RR 2.09, 1.14-3.82); NNH 255人

但要特別注意的是,這項分析結果幾乎都被一項研究 (POISE研究) 左右,這項研究有許多爭議,包括使用的乙型阻斷劑劑量比較高、術前沒有逐漸調整劑量也是另一個被詬病的地方!

目前美國與歐洲的指引是:

非心臟手術病人,

★如果術前就已經長期使用乙型阻斷劑,請續用

★如果沒有,且病人有多重心血管危險因子,或在術前評估階段就有心肌缺血的毛病,請在術前使用且緩慢地調整劑量

報告完畢~

資料來源: JAMA. 2015;313(20):2070-1. http://goo.gl/JzG7Qi

[醫療App] 自己的抗藥性地圖自己做 Epocrates Bugs + Drugs (iOS限定)

$
0
0

細菌是很有個性的一種生物,在各地,對藥物的敏感性都不太一樣,尤其在投與經驗性抗生素時,我們都會被要求要有"當地"的敏感性測試數據。

著名的Epocrates公司研發了一個App,利用雲端電子病歷紀錄 (EHR) 的概念,配合大數據 (Big Data) 技術,可以讓你得知附近的抗藥性有多嚴重喔!
 

註:目前僅有美國數據,僅供參考。

這個App與athenahealth雲端EHR公司合作,收集超過1500萬位病人資料,配合智慧型手機的GPS定位,馬上就可以找出最近的抗藥性及藥物敏感性資料

提供第一線醫療人員使用抗生素的依據。

心聲:我想要台灣版~台灣版~台灣版!

iTunes AppStore:https://goo.gl/EL6Gq5

YouTube說明影片:https://goo.gl/KPnDph

[臨床藥學] 蠶豆症 (G6PD deficiency) 不適合用哪些藥物?

$
0
0
一分鐘快問快答:蠶豆症 (G6PD deficiency) 不適合用哪些藥物?

3...2...1...!

答不出來的話請看下圖喔↓↓↓


[臨床藥學] JAMA:告訴你怎麼挑抗凝血藥物 II 附抗凝血藥物用於預防中風,風險評估及藥物選擇流程~

$
0
0
接續昨天如何針對病人特徵挑選適當的口服抗凝血藥物,今天來看整個風險評估與藥物選擇流程該怎麼做?




第一步 請先評估中風風險 (CHA2DS2-VASc分數)

第二步 中風高風險病人,請評估使用VKA後INR不穩定風險 (SAMeTT2R2分數)

第三步 INR不穩定低風險病人,請使用VKA並追蹤TTR (目標值為大於70%)

第四步 INR不穩定高風險或治療未達TTR目標病人,請考慮使用NOAC

CHA2DS2-VASc分數大家應該都聽過,SAMeTT2R2分數的能見度就比較低了!

但是歐洲心臟醫學會 (ESC)已經將這個分數用來評估還沒使用口服抗凝血藥物病人,如果使用VKA (例如warfarin)後,INR可能顯著波動的風險,進一步用來評估病人是否適合使用VKA喔!

參考資料:JAMA. 2015;313(19):1950-62. http://goo.gl/E9HBmX

[臨床藥學] 心房顫動病人,如何選擇抗凝血藥物?哪一種抗凝血藥物最適合您的病人呢?

$
0
0
心房顫動 (atrial fibrillation) 病人,每年有約5%的機率可能發生缺血性中風 (ischemic stroke),因此,大多數會口服抗凝血藥物預防中風

但是,要怎麼選擇呢?

這一期的JAMA上刊登了一篇針對心房顫動病人預防中風的系統性綜論 (systematic review),這篇文章可說是龜鹿二仙膠,十全大補湯阿!




該如何選擇抗凝血藥物呢?

(1) 請仔細評估中風 (CHA2DS2-VASc) 與出血 (HAS-BLED) 風險

(2) 請根據病人特性挑選適當藥物

- 已經使用VKA仍然發生腦血管事件:考慮dabigatran
- 中重度腎功能不全:考慮rivaroxaban或apixaban
- 嚴重腎功能不全 (Clcr小於15 ml/min):考慮VKA
- 高出血風險:考慮低劑量dabigatran或apixaban或edoxaban (美國FDA已核准上市)

這篇系統性綜論整合目前證據,配合最新治療指引的精華,大推喔!

資料來源:JAMA. 2015;313(19):1950-62. http://goo.gl/E9HBmX
Viewing all 635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


<script src="https://jsc.adskeeper.com/r/s/rssing.com.1596347.js" async> </script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