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NEJS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35

共筆專用表 念珠菌抗黴菌藥品大比較 (Comparison of Antifungal Agents in Candidiasis)

$
0
0



▲這些抗黴菌藥品都會拿來治療念珠菌感染,但就是不一樣。

念珠菌 (Candida) 是最常見的黴菌感染,不但是最常見的,感染的部位也千奇百怪,從皮膚、泌尿道、肺部、中樞神經、血液,幾乎無所不包。

目前北美感染醫學會 (IDSA) 於2016年發佈的指引中,對於"非中性球低下的念珠菌血症"治療建議是:

(1) 首選治療:Echinocandin,例如Caspofungin、Micafungin、Anidulafungin等。

(2) 替代選擇:Fluconazole,但IDSA建議用於"特定族群"病人,例如對 Fluconazole 可能"沒有抗藥性"的病人。

(3) 一旦臨床狀況穩定 (通常是開始用藥後5~7天)、培養出的念珠菌對 Fluconazole 具有敏感性,且在開始使用抗黴菌藥品後血液培養陰性,可以考慮從 Echinocandin 轉為 Fluconazole。

(4) 對高抗藥性念珠菌,如 C. glabrata,仍然是 Echinocandin 為主,穩定後可考慮轉換為高劑量 Fluconazole (800 mg/天),或 Voriconazole (200 ~ 300 mg BID)。

(5) 微脂粒 Amphotericin B的角色是:無法耐受其它抗黴菌藥品、或具抗藥性的念珠菌感染。對 Echinocandin 及 Fluconazole 具抗藥性的念珠菌感染,可以考慮使用微脂粒 Amphotericin B (3 ~ 5 mg/kg)。

另外一個可能被問到的議題是,在加護病房的重症病人應該使用抗黴菌藥品"預防"侵襲性念珠菌感染嗎?

當然,沒有一體適用的作法,但根據 IDSA,建議如下:

(1) 高風險重症病人,且當地侵襲性念珠菌感染率高於5%,可以考慮使用 Fluconazole (12 mg/kg 或 800 mg,之後改為 6 mg/kg 或 400 mg) 預防念珠菌感染。

(2) 用於預防念珠菌感染時,Echinocandin 反而是替代選擇,因為價格高、也擔心抗藥性的問題。

資料來源: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: 2016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. Clin Infect Dis. 2016;62(4):e1-50.

"抗黴菌藥品差異性大,必注意項目在這裡"


▲光微脂粒Amphotericin B 就有三種,每一種的藥物動力學特性都不同。

即使是微脂粒 Amphotericin B,也有好幾種,包括:

微脂粒 Liposomal Amphotericin B

脂肪複合物 AmB lipid complex = ABLC


膠體分散體 Amphotericin B colloidal dispersion = ABCD

我承認我的藥劑學很差啊!但 IDSA 的指引表示,這些抗黴菌藥品的藥理特性 (其實應該大部分是藥物動力學特性) 有所差異,彼此之間不能互相轉換

微脂粒 Amphotericin B,被認為腎毒性低於傳統劑型,根據 IDSA 指引引用的資料,高達 50% 使用傳統劑型的病人會發生腎臟損傷,最常見的急性腎損傷與電解質異常 (腎小管酸中毒)。

但在治療效果上,微脂粒與傳統劑型並無顯著差異。

使用 Echinocandin 類藥品最重要的是"分佈",這類藥品在中樞神經、眼睛、泌尿道的濃度很低,不建議用於念珠菌在這幾各地方的感染。

且很特別的,這些藥品在體內是經過非酵素的分解反應 (聽起來很環保),因此不經肝腎代謝排除,肝腎功能不好的病人,甚至是透析的病人都可以不需調整劑量 (優等生)。

編按:只有 Caspofungin,在中重度肝功能不全病人需要降低劑量。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35


<script src="https://jsc.adskeeper.com/r/s/rssing.com.1596347.js" async> </script>